冬季运动更有利于减肥?不注意这8点,很容易受伤,尤其是中老年人
今年冬季格外冷,有的北方气温达到零下20℃左右。严寒冬季很多人习惯待在暖身房或空调房中,户外活动也有所减少。但你知道吗,冬季适当运动会燃烧更多的脂肪,不过也要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,让运动效果事半功倍。
冬季运动需注意什么?
1、看天气预报
冬季天气变化多端,运动前先查看天气预报,根据气温增加衣服,如风大的时候需戴上帽子、口罩以及围巾。
2、根据天气决定是否需室外锻炼
气温达到零下10℃以下,气温太低会降低运动质量且易受伤;大风天气锻炼身体易导致身体受凉感冒,引起皮肤干裂;雾霾天气也不能出门,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大颗粒会刺激呼吸道黏膜,导致哮喘或鼻炎发作。
3、合理补充水分
严寒冬季长时间运动时会使得身体脱水,所以运动前需补充足够水分,优先选择白开水或矿泉水。不能喝含有咖啡因和糖分的运动饮料。
4、做好防晒工作
不要认为冬季没有紫外线,其紫外线影响很强烈,出门前应涂抹防晒霜,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带上太阳镜,能保护眼睛周围脆弱的皮肤,避免受到紫外线和风吹影响。另外也要涂抹润唇膏,缓解嘴唇干裂问题。
5、适当延长热身时间
严寒冬季基础体温也比较低,肌肉伸展性降低且关节变得僵硬,若运动前没有做热身活动可能会引起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。因此应适当延长热身时间,尽量达到10~15分钟,先做一做动态拉伸或短时间的原地踏步走以及快步走,一直让身体稍微出汗以及毛孔张开为宜。
6、不能用嘴巴呼吸
冬季运动时应用鼻子呼吸,而并不是嘴巴。由于鼻粘膜血管比较丰富且腔道弯曲,能为冷空气加温和湿润,避免冷空气刺激咽喉,防止诱发呼吸道感染、咽喉疼痛以及咳嗽。不过运动量大时,仅仅用鼻子呼吸,根本不能满足对氧气需求,只能借助嘴巴呼吸。
7、控制好运动量
冬季运动时消耗的热量比较大且易疲劳,运动以稍微感觉到疲劳为度。若过度疲劳可降低抵抗力,虽然不能强身健体,反而使得致病菌入侵,从而诱发疾病。锻炼后感觉到全身舒畅且精神状态良好,睡眠佳且体力充沛,这说明运动量正好。若运动后感觉到全身疲惫,经过一晚上睡眠后,仍然感觉到全身疲劳,同时伴有四肢无力、头痛头晕和心慌,说明运动量太大。
8、运动结束后不能立马休息
运动结束后需继续活动10~15分钟,可以原地踏步走或跳跳,同时按摩大腿和小腿肚子部位,能让肌肉充分放松,缓解肌肉酸痛感。
【温馨提示】
严寒冬季锻炼时应选择轻薄且透气的布料,不能穿得太厚,以免影响四肢活动。户外锻炼时也要做好保暖工作,戴上帽子或手套,经常搓搓手,能维持身体热量。外出运动时优先选择橡胶底的鞋子,不能穿皮鞋和硬塑料底的鞋,以免滑倒。
来源:腾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