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导语

根据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有接近70%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,而每年国内都有接近60万人猝死。

尤其是将要高考的学子,他们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,有不少的学生在面临高考的时候,因为熬夜身体扛不住进了医院的。

其实,如果孩子没有一个硬朗的身体,就算他的学习能力再好,迟早有一天会因为身体透支的原因,学习能力会下滑。伟人也曾说过,野蛮其体魄,文明其精神。

2、案例

小柯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孩子,他的父母在看到孩子这么爱学习的时候,心里非常高兴。觉得孩子很有可能能够考上一个名牌大学,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学习,他们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做了,不让孩子做一点事情。

就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就行了,在上初中的时候,小柯每晚都很晚才睡,一开始小柯的父母会感到担心,但是想到了孩子能够这么自主积极的学习,觉得就没所谓了。可没想到的是,在读初二的时候,孩子因为经常熬夜学习,眼睛近视了,还是高度的近视。

而且因为长年累月缺少锻炼,孩子总是隔三差五的就要生病。最后中考的时候,成绩并不理想,孩子的精力也非常的糟糕,体能的下降,让孩子没有了精力再去学习,经常需要大量时间来休息。

所以,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只要孩子一直读书就是好事情,孩子缺少运动是有很大危害的。特别现在的孩子课业压力很大,长时间辗转于补习班和学校课堂,体育锻炼较为不足。

3、孩子运动能力太差,可能随之而来的3个直观反应

第一:体质下降

缺少运动的孩子,他们的身体体质会逐渐变差,根据统计,在中国超过了90%的孩子是没有校外体育运动的,几乎都是回到家后就开始学习了,这样只会让孩子的身体变差。

尤其是因为缺少运动,孩子容易发福变胖,继而这种亚健康的状态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,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
第二:身体长不高

在青春期的时候,孩子想要长高的秘诀可不是只是喝牛奶就行,还有需要大量的运动。因为孩子在运动的过程中,能够刺激骨骼,促进血液的循环,增快骨骼的发育,孩子会长得更高,并且能够让肌肉也变得更加的强壮有力。

而缺少锻炼的孩子,他们的骨骼就没有办法得到充足的血液循环,发育缓慢,身体长不高,还有可能肌肉发育不良。

第三:学习的效率会下降

运动和学习是息息相关的,这两个不是一分为二,而是相辅相成。

曾经有人做过实验,就是让两组学生中的一组学生去运动,另外一组学生就是在班里休息。等过了一会后,同时让这两组学生进行学习。

其中,运动过后的那组学生,他们的学习效率明显要比没有运动的高。这是因为人在运动的过程中,会释放出能够让人变得兴奋的物质,这样物质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变得活跃,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更加的有效率。

4、那么,父母又如何来帮助孩子爱上运动?

第一:抓住运动敏感期

孩子从出生到6岁左右,正是孩子的运动敏感期,这个时候孩子就是需要大量的运动,来让他逐渐去适应自己的身体。

一是孩子的身体需要发育,二是孩子自身对于运动存在很大的兴趣。

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,父母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引导一下孩子,不需要每天去督促孩子。要是过了这个阶段,还想要让孩子爱上运动,那就需要耗费父母大量的精力了。

引导孩子做的运动,不需要太激烈,比如慢跑马拉松。因为孩子的身体是处于发育阶段,骨骼还不能承受过于激烈的运动。

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打乒乓球,羽毛球等等这类运动,适当的放松身体,促进血液循环。

第二:以身作则

见过不少的家长,就是自己不运动,喜欢指挥着孩子去运动,这种做法会让孩子逐渐觉得做运动这件事不是他愿意做的,只是父母强迫他去做的。

如果父母以身作则,和孩子一起去运动的话,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重视,其实对于父母来说这也是在帮助自己锻炼身体。

培养一个只会学习的孩子,其实未必是好事,而如果孩子是既能武也能文,那才是真的好事。所以,父母们不要过度注重孩子的学业,一定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,让孩子去学习运动。

来源:腾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