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错觉影响驾驶安全,开车时要注意哦!
大家在开车时,会因为主客观原因产生各种各样的行车错觉,这些大大小小的细节很有可能为行车带来危险,今天就让小安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些错觉吧~
1.距离错觉
路上车多时,司机可能会对来车的车长、会车间距、跟车距离产生错觉,使会车的距离不够而导致事故发生。为保安全,可采用行车间距和车速相同的方法加以预防,例如:车速60km/h时,与前车应保持60m的距离,会车间距可保持在1.5m左右。
2.速度错觉
不同的车速度也不同,开车时司机一般根据景物移动作为参照来估计车速,并不是完全依靠自身车速表的指示针来操作。长时间以固定速度行驶后会因为惯性而对速度产生错估,若高速低估,会非常危险。所以司机应具备熟练的技术,且要全神贯注。
3.弯度错觉车辆的行驶速度,会随公路弯度而变。行驶在连续转弯的山道上时,司机会觉得山区比平地容易转弯。但高速连续急转弯极其危险,应该在弯道处留出足够空间,降低车速,防止后轮脱离路面或发生碰撞事故。
4.坡度错觉
长距离坡道行驶时,会有在平路上行驶的错觉。下长坡接近坡底时,司机往往会以为已变成上坡,若此时加大油门,极易发生危险;上坡同理。所以上下坡前,应观察坡道标志牌,利用好挡位,避免产生坡度错觉引发危险。
5.宽度错觉夜间在林荫树夹道的公路上行驶时,会使司机产生在狭窄的通道里行驶的感觉,当路两旁树木变矮或消失后,司机则会误以为驶出窄道而加速;高速超车、转弯时也会感觉道路明显变窄;通过正在施工的路段时,会产生施工的一边宽,自己行车的一边窄的错觉。所以要谨慎行车,避免误判。
6.颜色错觉
在交通复杂路段行车时,周围景物混乱交错,灯光杂乱,极易分散司机的注意力,在夜间,更要特别注意灯光的区分。夜间在城市繁华区驾驶时,要集中注意力,不要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。
7.光线错觉阳光、物体反射的光、夜间汽车的远光灯光、会车时的光均可扰乱司机视线,造成光线错觉。所以开车时要尽量避免光线变化的刺激,避开强光,如霓虹灯、玻璃墙上的镜面反射光等。光线频繁变化时,应减速慢行。
8.时间错觉
司机心情好时,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,而心情烦躁时,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。有急事,急于赶路时,司机极易产生抢行或盲目开快车的行为,引发危险,此时不要心浮气躁, 要调整好心态,控制车速,耐心驾驶,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。
来源:腾讯汽车网